教程导航 / Navigation
帮助中心 >>
购买方法 [0]
下载方法 [0]
联系方式 [0]
其它文献 >>
报刊杂志类 >>
医学类 >>
书画美术类 >>
文史类 >>
宗教类 >>
考古类 >>
当前栏目 | 首页 > 考古类 时间 | 销量 | 价格
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上下)
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上下)
价      格:¥ 9.80
30天售出:3
产品编号 产品ID 储存地址 容量大小
A00020 百度网盘 231MB
点击在线交谈 无需注册会员,可以直接购买!
支付完成请不要刷新网页
商品详情

 注意:商品是PDF格式电子版,仅供阅读参考,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复制密码后点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详情请QQ或微信联系客服。

作者: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 出版社:北京:文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8 

河姆渡遗址曾先后两次进行过较大规模的发掘。1973年11月9日至1974年1月10日在1973年夏天试掘的基础上,对遗址的南部进行了首次发掘,发现了四个叠压的地层,揭露了干栏式建筑和水井等遗迹,土出了很具地域特色的夹炭黑陶器皿、骨耜等一批重要遗物,大量的动植物遗存,特别是栽培稻谷的大批量发现为同时期其他遗址所不见。所有这些重大发现,当年曾轰动国内外,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1976年4月在杭州召开的“河姆渡遗址第一期考古发掘座谈会”一,与会专家学者一致同意将河姆渡遗址第三、四层命名为“河姆渡文化”,并得到全国考古界的认同。这次发掘成果,由牟永抗、魏正瑾、吴玉贤、梅福根撰写成《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发表于1978年第1期《考古学报》上。
1977年10月8日至1978年1月28日,为一进一步了解河姆渡遗址内涵及干栏式建筑的布局、结构、规模等方面的内容,报请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批准,在距第一次发掘探方二十的遗址北部进行了第二次发掘。此次发掘验证了第一次发掘划分的地层是正确的,发现了二十八个灰坑,以及干栏建筑基址等遗迹和二十七座墓葬、二座瓮棺葬,出土了丰富的陶器、石、骨、角、牙器和木器等遗物,为进一步认识河姆渡遗址各遗址第二期发掘的主要收获》为题发表于1980年第5期《文物》上。

QQ截图20200429175639.jpg

QQ截图20200429175703.jpg

QQ截图20200429175731.jpg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有教育机构,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