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程导航 / Navigation
帮助中心 >>
购买方法 [0]
下载方法 [0]
联系方式 [0]
其它文献 >>
报刊杂志类 >>
医学类 >>
书画美术类 >>
文史类 >>
宗教类 >>
考古类 >>
当前栏目 | 首页 > 考古类 时间 | 销量 | 价格
中国玉器全集(全6册)
中国玉器全集(全6册)
价      格:¥ 15.00
30天售出:3
产品编号 产品ID 储存地址 容量大小
A00260 百度网盘 975MB
点击在线交谈 无需注册会员,可以直接购买!
支付完成请不要刷新网页
商品详情

 注意:商品是PDF格式电子版,仅供阅读参考,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复制密码后点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详情请QQ或微信联系客服。

QQ截图20200605004123.jpg

中国玉器历史悠久,质地温润,色泽晶莹,功能广泛。先人赋予玉器特殊的文化内涵,留 下了“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千年古训,将玉道德化、人格化,给玉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所谓“黄金有价玉无价”,这是中国玉文化的特 有现象。《中国玉器全集》(全6卷)不仅把这些古老的中国玉器艺术有机地融在一起,更把玉器专家、鉴赏家、多媒体技术专家、艺术家及出版工作者的思想、观 念及专长汇集在一起,使该书颇具学术价值、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在海内外产生广泛的影响。
    《中国玉器全集》全6卷系《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之组成部分,《中国玉器全集》也是中国内地建国后出版的部卷帙浩大收罗全面的大型玉器图录,共收录从原 始社会至明清时期具代表性的玉器精品近2000件,所选录的玉器均为各时代精品。本书介绍的不远不止玉器本身,而是多角度、深层次地介绍了与玉器相关的 知识及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乃一部的中国古代玉器百科全书。每册分为三个部分:一为专论,二为彩色图版,三为图版说明。全彩版大16开 本,荣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第八届中国图书奖。作为这套大型图录的主编,杨伯达先生不仅对全书通篇谋划费尽心思,专门撰写了长篇论文《中国古代玉器概 述》,而且亲自担任第五分卷《隋唐——明玉器叙略》论文。本书在完全忠实六卷繁体字版文字和图版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了编辑加工。
《中国玉器全集》共分六卷
   卷,史前。搜集了马家浜文化、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卑南文化等数十处史前文明遗址的古玉精品,计图版301帧,从中可以看出史前古玉的真实面貌。
    第二卷,商、西周。商代初期和中期文化遗址,分别以二里头和二里岗遗址为代表,晚期的玉器以殷墟出土者为代表。西商玉器文饰趋于抽象化、几何化,和田玉极为少见。
    第三卷,春秋、战国。春秋早期玉器和西周很难区分,到中、晚期才有明显变化。战国时期和田玉大量进入中原,且儒家倡导“君子比德于玉”,士大夫佩玉成为习尚。这时玉器制作较为精致,在艺术表现上也有崭新的面貌。
    第四卷,秦、汉、南北朝。西汉玉器在构图上,打破对称格局,富于变化,并大胆运用S形结构,予人以动态美感。东汉时期,玉器的雕琢更为精细,阴线刻的精细尤其为人注目。到了南北朝,玉器的数量和品质急转直下,论者认为可能和佛教美术的冲击有关。
    第五卷,隋、唐至明。隋、唐至五代时期的玉器,大多以夸张手法突出关键部位,深厚自然,气韵生动。宋代玉器不重创新,而重拟古,但作品较为工巧。明代玉器初期趋于精致严谨,晚期趋于纤丽繁华,这和晚期商业发展有关。
    第六卷,清代。清代玉器概分为三期:顺治至康熙为初期,雍正至嘉庆为中期,道光至宣统为后期。初期阶段的琢玉工艺,停留在继承和恢复时期,遗存的玉器较 少。中期主要是乾隆时期,此时琢玉工艺达到鼎盛,规矩方圆,一丝不苟,即使内膛、底部等不为人注意之处,也都一一讲求。到了晚期,随着经济衰退,工艺水准 江河日下,已无法和中期相比拟了。
分卷目录
卷 原始社会
第二卷 商 西周
第三卷 春秋 战国
第四卷 秦 汉 南北朝
第五卷 隋 唐 明
第六卷 清

QQ截图20200605003028.jpg

QQ截图20200605003054.jpg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有教育机构,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