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 全100册 中国人民大学2014 高清PDF
价 格:¥ 99.80
30天售出:1 件
支付完成请不要刷新网页
商品详情
注意:商品是PDF格式电子版,仅供阅读参考,不是纸质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复制密码后点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详情请QQ或微信联系客服。 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部百卷本学术文集,主要选取活跃在1840年至1949年之间的思想人物。选录每位思想家最具代表性的著述,每人分别汇编成册,以文集的形式呈现出来。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先生领衔主编,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前总编辑、教授、《清史》编纂委员会特聘专家王俊义先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耿云志先生指导下进行选编,邀请到了一大批海内外杰出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专家参与工作。规模之大,水平之高,堪称空前。
百卷本《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经过各方面的努力、配合,终于如愿面世。这是出版界的一件盛事,也是学术界的一件大事。 一 近代中国是继春秋战国时期之后又一次社会动荡、思想变革的历史时期。相对于春秋战国那个与世界同步发展的“轴心时代”来说,近代中国的思想变革之酝酿则较西方世界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宗教改革至少晚了一二百年。这个时间差导致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呈现“前慢后快”的变化节奏。当中国知识精英觉悟到西方在科技、军事、经济、政治诸方面领先于中国时,遂急剧酝酿了变革图存的思想,从鸦片战争前后的龚自珍、魏源、林则徐为代表的经世致用派,到洋务运动时期的冯桂芬、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陈炽、郑观应、何启等早期维新派,从戊戌变法时期的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为代表的维新派,到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章太炎、陈天华、邹容为代表的革命派,从新文化运动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钱玄同为代表的新文化派,到五四运动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年青一代共产主义者,一代接一代思想者前赴后继、竭精殚虑、艰苦探索,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他们对历史的进步曾经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思想成果对今天我们的理论建设和现代化事业仍有重要启迪作用。 近代中国形成的文化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三大思想流派,其相互关系和基本格局影响迄今,对新世纪中国思想界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力。中国近代思想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流派纷呈,这是一笔值得清理、提炼的丰厚的历史遗产。总结历史、清理遗产,首先要从整理基本的历史文献着手,这就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发起的缘起。 二 思想文献的清理有三法:一是编辑思想家作品,二是编选思潮的代表性作品,三是筛选反映某一思想观念的相关文字。编选思想家作品显然是最初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因为思潮、观念也是与思想家密不可分,思潮是思想家们“兴风作浪”、推波助澜的产物,观念是经思想家们阐发、诠释、传播的理念。 传统的思想史研究常常着力于文本解释,故对定位为思想家的经典文献发掘、整理、汇编颇为重视。中国近代思想文献整理工作的起步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石峻主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选编》(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是一项标志这项工作起动的重要成果。《文库》编选时间跨度上起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下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入选的思想家既注意从纵向选择各个历史阶段、各大重要思潮的重要思想家,又有意从横向选择各个思想流派、各个党派的重要思想家;既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的思想家,也有其他各大宗教的重要代表。这是近代中国思想成果的一次系统清理,它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近代思想的宏大视野。 《文库》每卷由导言、正文、年谱简编三部分组成。导言评述每卷思想家的生平事迹、思想成就、历史地位。正文编选思想家的代表性作品。年谱简编则对入选思想家的生平、著作作一回溯。这样的安排在体例上可以说基本完备。各卷编者撰写导言颇为用心,多为编者新写,每卷导言少则数千字,多则几万字,字字凝结编者的心得,篇篇都是编者的精心之作,表现了编者研究这些思想家新的斩获。 三 作为一位长期在中国近代思想史领域工作的学人,我惊喜地发现,从文献整理角度看,《文库》在三方面明显体现了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新近进展: 首先,《文库》选目不乏为第一次结集成卷者,如方东树、唐鉴、包世臣、冯桂芬、沈家本、夏震武、夏曾佑、张慰慈、张尔田、陈撄宁、高一涵、赵紫宸、吴耀宗、常乃悳、黄文山等。这些人物中,有的过去虽常被提及却从未见人将其著作整理结集,有的虽很重要却几乎尚未进入近代思想的视野,可谓新发掘出来的思想文献。 其次,过去虽有全集或文集的思想家,编者通过新的发掘,将新发现的文献材料编入《文库》,也明显增加了该卷的分量。如入选的洪秀全、洪仁玕,上个世纪70年代,虽出版过《洪秀全集》《洪仁玕集》,但所存问题、舛错不少,此次整理的《洪秀全、洪仁玕卷》质量大有改进。据编者讲,原有的洪秀全、洪仁玕集在校勘方面,“因疏于校对,太平天国刻颁的书文有错讹之处。后世学者整理时,又发生一些鲁鱼亥豕之误。现今几种最常用的排印本太平天国印书、文书汇编集,都有不少错字、衍字、脱字以及标点错误,从而损害了原意。”在版本方面,“太平天国书籍大多有修订本,改动幅度虽不大,但每处改动都隐含着重要信息,反映了思想和政策的调整、变化,须格外留意;再就是重刻本的封面仍署初刻年份,导致再版的确切时间不明,须加以考订”。在注释方面,“太平天国文献有大量避讳字、新造字和特殊称谓,涉及具体的典章制度以及思想、史实。倘若不作考证、不加注释,便难以明晓其义”。此次整理,编者从这三方面入手,经过多种版本刊校,文字校订更为精准,是我们现见洪秀全、洪仁玕最好的著作结集。又如《傅斯年卷》,过去虽有多次傅斯年著作的结集,此次编者经过发掘,新发现了《留学问题谈》《四川与中国》等重要文字。 再次,有些历史人物由于政治上的忌讳,其作品过去在大陆几乎不见结集成书,此次《文库》将其纳入选题范围,将他们分别立卷,填补了出版上的空白。《胡汉民卷》是1949年后大陆首次出版胡汉民的文集。该卷较为全面地收录了胡汉民一生各个时期的代表作,新发掘了大量资料,如胡汉民女儿捐献给哈佛燕京图书馆的一大批珍贵函电稿,胡汉民晚年在其主编的《三民主义月刊》上发表的文章。相较胡汉民生前出版的几种文集和后来在台湾出版的两种文集,在材料上大有扩充。陶希圣作为政学两栖人物,一方面是社会经济史学派的创始人,曾主编《食货》,一方面又曾于1942年进入国民党权力中枢,成为蒋介石的“御笔”。此次编选的《陶希圣卷》侧重于其政治、学术、外交、经济、教育诸方面的思想,将其从1928年至1948年的有关文字按年代编选,这对我们理解陶希圣将有一定助益。江亢虎早年曾提倡社会主义,抗战期间却卖身投靠日伪,因此几乎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江亢虎卷》选编了从1900年至1935年发表的文章和信函,内容偏于江氏的政治思想主张,为研究中国早期社会主义思想史、中国近代政治与政党史提供了富有参考价值的文献。 整理中国近代思想文献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全面、系统、深入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必要准备。《文库》入选思想家人数之多、卷帙浩繁,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套海内外同类丛书的规模。作为一套大型的中国近代思想史文献丛书,为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这一领域教学、研究工作提供基本文献材料的目的已基本达到。 随着《辜鸿铭卷》的出版,《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这部汇聚了中国近代120多位思想家经典著述的鸿篇巨制,历时6年,终于全部面世。《文库》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共100卷,入选的主要是活跃在1840年至1949年间的120多位思想家最具代表性的著述,分别汇编成册,以文集的形式呈现。《文库》由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担任编纂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主编。《文库》于2009年确定选题,2010年被立项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2012年第一本《左宗棠卷》诞生,到如今《辜鸿铭卷》的出版,共有百余位海内外学者和数十位编辑参与。 出版方表示,编辑、出版这套《文库》,是希望尽可能全面、系统地整理出近代中国思想家的思想成果,一是保护这份珍贵遗产,二是为研究思想史提供方便,三是为致力于中国思想文化的建设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会上,柳斌杰、吴尚之、李宝中和靳诺都做了发言。与会专家认为,中国近代思想存在着无比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各种思想交融、碰撞,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姿态。虽然时隔久远,但它们并不会因此而失去价值。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还没有完成社会的近代转型。所以研究中国近代思潮的发展和演变,在今天对我们仍有参考借鉴的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依托中国人民大学的综合优势,团结全国广大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高扬人文社会科学的旗帜,秉承“出教材学术精品,育人文社科英才”的理念,大力实施精品战略,以优秀的出版物传播先进文化。近年来花大力气编辑出版这套《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丛书,正是对这一出版理念的最好诠释。 其他参会嘉宾也就“中国近代思潮的发展和演变”这一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王俊义指出: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史称“中国近代史”。伴随波澜壮阔、急剧变革的政治风云,在思想文化领域,亦可谓思潮迭起,名家备出。从鸦片战争前后的经世致用,到效法西方的洋务兴起,再至戊戌维新改良与资产阶级革命,直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其间,“新学”与“旧学”、“中学”与“西学”,各种思想学说,互相撞击,交融会通,而讨论或思考的主题,则是中华民族如何发奋图强,变革创新,走独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强国之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以说,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圆这个梦。为取得历史借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邀请众多研究思想史的著名学者,选择百位有代表性的思想家,精选其思想文献资料,整理出版《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无疑有重要意义,必将嘉惠士林,有益读者,深入推动中国思想史研究。 耿云志指出:近代就是我们的昨天,历史是一代一代人接着走过来的,思想也是一代一代衔接下来的。昨天的人们对中国走向现代的思考,肯定有许多东西是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的。做好《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这套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刘少阳) 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主办的“中国近代思潮的发展和演变——《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新书发布会暨编委座谈会”近日举行,与会学者表示,这套书除了整理近代思想家的著述,推动中国思想史研究外,更希望能以史为鉴,为今人提供参考。 《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选录近代120多位思想家最具代表性的著述,每人分别汇编成册,以文集的形式呈现出来。共计百余卷,目前已经出版十卷。据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特聘专家王俊义先生介绍,这120多位思想家主要活跃在1840年至1949年之间,“这一时期可谓思潮迭起,名家辈出。从鸦片战争前后的经世致用,到效法西方的洋务兴起,再至戊戌维新改良与资产阶级革命,直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其间各种思想学说互相撞击,而思考的主题,则是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可以说,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圆这个梦。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有教育机构,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