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程导航 / Navigation
帮助中心 >>
购买方法 [0]
下载方法 [0]
联系方式 [0]
其它文献 >>
报刊杂志类 >>
医学类 >>
书画美术类 >>
文史类 >>
宗教类 >>
考古类 >>
当前栏目 | 首页 > 文史类 时间 | 销量 | 价格
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全12册)
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
价      格:¥ 27.80
30天售出:1
产品编号 产品ID 储存地址 容量大小
C00441 百度网盘 515MB
点击在线交谈 无需注册会员,可以直接购买!
支付完成请不要刷新网页
商品详情

 注意:商品是PDF格式电子版,仅供阅读参考,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复制密码后点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详情请QQ或微信联系客服。

QQ截图20210217225441.jpg

《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PDF电子书共12册,由北大出版社2009年出版,清晰度:一般

《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是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袁行霈、严文明、张传玺、楼宇烈主编的四卷本《中华文明史》的普及本,分别叙述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至明中时、明中叶至辛亥革命四个历史时期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成就,共12分册。在原书综合性、学术性的基础上,突出通俗性,以适应大众阅读的需要。


《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书目:


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  黄土与青铜 先秦的物质文明

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  奠基与经典 先秦的精神文明

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  从“协和万邦”到“海内一统”先秦的政治文明

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  经世与玄思 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精神文明

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  恢宏与古朴 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物质文明

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  波峰与波谷 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  辉煌与成熟 隋唐至明中叶的物质文明

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  鼎盛与革新 隋唐至明中叶的精神文明

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  创新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  传承与新变 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物质文明

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  集成与转型 明中叶至辛亥GEM的精神文明

 

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  倾覆与再建 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政治文明

QQ截图20210217225515.jpg

QQ截图20210217225530.jpg

QQ截图20210217225549.jpg

QQ截图20210217225610.jpg

如果您的文言文能够通读,时间比较充裕,我建议您还是直接读史料。历史小说基本是逗你玩呢。

其实第一手史料读起来并没有那么复杂,反而屏蔽了某些现代作者主观想法的干扰。

秦朝看完了,汉朝的历史您可以读一下《史记》里的世家和列传,太史公的笔法非常精彩。如果对皇帝感兴趣可以读一下本纪。武帝之后的汉史可以读《汉书》或者《汉纪》。

《三国志》必读,不解释。仔细看裴松之做的注。
两晋南北朝的历史,说实话,对于一部分业余读者吸引力不大,姑且跳过。
唐史要看欧阳修编的《新唐书》,体会一下大家风范嘛。当然也没必要全都读,挑着自己感兴趣的人看一看即可。

《通鉴》绝对是好书!!!唯一的缺点是实在太多本……

宋元明史体量太庞大,不搞专门史研究的真心没必要读。
清史就是一锅粥……泪奔~

综上而言,二十四史也未必定要全看。如果暂时搞不到二十四史,可以看看“二吴”的《纲鉴易知录》《古文观止》。《纲鉴易知录》从三皇到明末,涵盖比较广泛,体量比起二十四史小多了,才8册。《古文观止》皆是千古传诵之文,作为了解历史的一个侧面很好,用来练练文言文阅读也不错。
很负责任的说,网络上的东西,无论是史料的运用还是笔锋,真心不够看。相信我,你看过史家原著之后再看网络文章,如同吃过好桃又啃烂杏。


本科的时候学的是历史,所以这个问题被问过挺多次的。一开始为了显示逼格,我都是一上来就推荐人家直接读史料或者陈寅恪和唐长儒等先生的大部头的。后来发现其实自己都hold不住这些书。如果事先没有足够的了解,一下子入局太深,反而会事倍功半。所以我主张你先去看一些好学人写的好入门书:

北大出版社近来出了一套丛书: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作者都是相当杰出的学者,我个人看了两三本,感觉还是相当靠谱的。像《波峰与波谷》一本,是阎步克先生写的,应该绝对有保证的。
对了,这些入门书基本上是以时间分段的,我个人也主张你按时间读下来,这样对史事沿革有了大概认识才好进一步深究。
具体按时间说下来,我觉得最好如此:
先是张荫麟先生的《中国史纲》,张先生写到汉代(中华书局的版本还有他论宋史的几篇文章),后来英年早逝,没能写下去了。
从汉开始接续,可以看一下刚才那套丛书里头相应的几本:《波峰与波谷》、《经世与玄思》、《恢宏与古朴》。如此我们就迅速过了南北朝了。
从隋唐到五代部分,我个人还没发现过较为靠谱的入门书,你可以尝试一下读那个系列里头的吧,或者是《剑桥中国隋唐史》,不过这几本我都没读过,不知道写得如何。
宋朝部分你可以读《黎东方讲史之宋朝》这一部,这本书其实是虞云国先生写的,个人感觉其实相当靠谱。
元史的话,也比较难找,因为元史的研究状况本身也比较滞后。周良霄和顾菊英的《元史》据说不错,我自己没读过。《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还是相当不错的,不过部头有点大,而且有点冗杂,讲具体史事的不够多,所以你可以先看一下相关的年谱和重要的史事之后再看这本。
至于明朝部分,虽然作为一个科班出身的我不应该这么说...不过我感觉当年明月的那套书其实可以采用。因为虽然当年明月的很多观点是相当不靠谱的,其实就是把历史写成小说了,不过这也是他的好处,易读。当然如果你自觉文言文功底还不错的话,自然还是读孟森的《明史讲义》为佳。其实个人感觉《明朝那些事儿》就是把孟先生的《明史讲义》里头翔实的史事用很多比较傻和二的语言以及作者比较天真的正邪二元论重新叙述而已。另外可以读《剑桥中国明代史》,不过也是怕这两本大部头不够“入门”。
清朝部分我想不到比较好的,尤其是清前期的历史。再次,如果你啃得动民初的文言文的话,自然应该读孟森的《清史讲义》。另外,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也会提到清朝前段的历史,讲得也相当明晰,虽然在具体史事的处理上跟不上学术前沿,但是作为入门了解是相当不错的。
近代部分入门书则有许多。对于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赞誉很多。但这本书基本上反映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学界的水平,在史事考据上其实有不少问题,而到了四九年之后的部分,也已经不是徐先生的能力所及,只不过是勉力完成而已。但是,作为入门书还是不错的。近代史因为“引人注目”的关系,其实入门书有许多,好的入门书也有不少。你去豆瓣上搜搜那些九分以上的,基本上都靠谱。比如蒋廷黻的另一本《中国近代史》也相当不错,虽然有人会指责这本书观点陈旧,但其实本世纪的政治史研究基本上都是接续他和陈恭禄先生的研究,正如弗洛伊德在心理学中的地位一样:即便你不赞成他,你也必须反对他,而不能绕过他。其重要地位如此。
另外还有一个也许带有我个人偏见的忠告:马勇啊张鸣啊雷颐啊他们的书,最好别读。怎么说呢,他们在历史学界的身份和地位,有点类似于郎咸平之于经济学界的地位。不同的是郎教授在其专业领域如企业重组这些方面至少曾经是权威,而马勇等人在近代史的任何领域都未曾有过学术意义上的贡献。具体可以参考一篇书评:“完全可以想象”成的晚清史
当然,也推荐你阅读学人写的通史著作,如钱穆的《国史大纲》,吕思勉的《中国通史》等,如果能够hold得住的话。要通俗性的话,个人推荐蔡东藩的《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以及高阳的小说。这两位先生虽是写小说,但比许多“专家”都要严谨许多,不怕被误导。


吕思勉《先秦史》
此处不得不提另外一本入门好书,长河飞舟的《上古风烟-历史是造物主写的小说》
我一直对这个世界充满信心,是因为我坚信高手在民间,这个作者涉猎之渊博,视角之有深度都是首屈一指的,之所以没推荐,是因为涉及的时代太远古了,此书读完必定受益良多,但是对历史入门的帮助主要在历史观点和视角的培养而非对上古史的认知方面。

秦汉史,自秦统一到三国
秦汉史一段经典之作非常之多,但是说到入门,还真必须老老实实地回归基本史料,入门必读:史记,汉书,后汉书
这部分没什么取巧的,后人著作虽多,但主要是制度史,史事入门并无更好选择。以秦汉史为书名分别著述的有吕公思勉,钱穆,田余庆和翦伯赞等人,吕思勉《秦汉史》水准接近不朽,不过对初学者仍然略嫌艰深,而且部分问题吕公的强势论证易于使人先入为主,钱穆先生对史事方面的著作除却伟大的国史大纲之外其余都嫌漫不经心,比如《孔子传》,《黄帝》等,他的秦汉史明显弱于吕公。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钱穆秦汉史一脉相承钱氏史学--侧重思想层面而轻史实--的特点,秦一部分还好,西汉部分文景轻轻略过,直接汉武全盛,浓墨重彩写了半本书,然后昭帝宣帝元帝成帝一笔带过,直接就是新汉,这点实在让人hold不住,但是,始皇诛韩非之缘由,焚书之目的,晁错捐粟输边之失,任侠与商贾同源说,文景时朝廷与诸侯王国招徕人才标准之区别以及后世武帝时之区别,淮南刘安无反意之辩,汉初治国思想由黄老入外儒内法之缘由,公孙弘成事之因,汉儒灾变与禅让思想等等等等,都给我指路明灯的感觉,不是不好,是没有吕思勉那么不朽的好!
田余庆先生版我只匆匆翻阅过大概,感觉比较类似一大套丛书中典型的虚应故事。翦伯赞先生版文化方面写的很好,但是略淡略单薄。
其余各书都偏专门化,可以待你自己读史入门之后按图索骥而去,自然而然便知

以上,秦汉史,入门必读:史记,汉书,后汉书,本子太多,犯不着推荐,能啃繁体竖排就中华书局绿皮本,不能就啃中华书局硬壳简体横排本
强化阅读:吕思勉《秦汉史》秦汉史 (豆瓣)
张荫麟《中国史纲》(本书名字碉堡可惜写到东汉张公已然作古)

注意,此处提都不提非常有名的剑桥中国史十一本,是因为这套书绝对,绝对,绝对不适合入门者使用,此套书我读到民国为止,深感中西方史学着眼点不同,粗略的说,剑桥中国史轻事实而重意义。这套书里有关史实部分或一笔带过或语焉不详,有关思想或意义部分却被浓墨重彩的描述,很多时候对史实的描述只不过是“一个将军杀死了部落的酋长,因此引发了长达....blabla”这样的描述,对有基础的人自然是得心应手,入门者读完不啻鸭子听雷。
另外一套绝对,绝对,绝对不适合入门者使用的书就是柏杨的72卷本《白话资治通鉴》,这套书轻松无比,柏杨有挑逗性的侵略性语言风格易于被喜爱,但是,这套书的主观色彩是历史著作中仅见,如果你没有强悍心神和清醒大脑,必然被带着走,刚入门就先入为主,后面怎么样也就那回事了。

三国:三国时期入门的选择真是太多了口牙!
入门必读当然是三国志!记住一定要买配裴松之注的版本,我坚信资治通鉴没了胡三省魅力丝毫无损,陈寿少了裴松之就像是菜里没加盐啦。三国演义我就不提了,有没读过三国的中国人吗?
入门其次必读,乃是吕思勉先生三国史话,收录在《吕著史地通俗读物四种》吕著史地通俗读物四种 (豆瓣)之中,其轻快可读,深度可观都是数一数二的。
易中天和于丹常年被当做反面靶子批驳,实际上二者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品三国还是非常不错的入门读物
张作耀先生的《刘备传》,《孙权传》,《曹操传》我也非常欣赏,说事不厌其烦,很是透彻全面,这三本书的意义严重被低估,实际上我认为他们才是最好的入门读物,为啥,三国志史料全面分析不多,吕易二人书籍质量上乘而不连贯,品三国实际上还是不足够系统!我与张先生唯一水火不容的一点在于!
我是魏武粉,他怎么会喜欢大耳朵驴!

 

以上,三国,入门必读:三国志,本子太多不废话了
张作耀三传,本子太少不废话了
吕思勉,三国史话(上古吕著史地通俗读物四种最为实惠,买不到的话 跟
大师学国学系列亦佳)
入门可读:易中天《品三国》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有教育机构,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