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 全30册 1991高清
价 格:¥ 64.80
30天售出:4 件
支付完成请不要刷新网页
商品详情
注意:商品是PDF格式电子版,仅供阅读参考,不是纸质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复制密码后点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详情请QQ或微信联系客服。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PDF电子书全30册,由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出版。 今天存世的隋唐五代墓志原石和拓本,数量是相当可观的。据粗略估计,大体在五千余种至七千种之间。对数量如此之巨的墓志,过去仅进行过某一地区或某一单位所藏墓志的整理和出版,范围不广,数量有限,而且所收拓片基本上是几十年前的旧拓。近四十年新出土的墓志拓片,还未曾进行系统整理和出版。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的编辑与出版,弥补了过去的不足和空白。它是第一部汇集隋唐五代墓志新旧拓本的宏篇巨帙。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共收隋唐五代墓志拓本五千余种,按收藏地域和单位分为以下九卷: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 洛阳卷 15册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 河南卷 1册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 陕西卷 4册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 北京大学卷 2册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 河北卷 1册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 山西卷 1册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 江苏山东卷 1册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 新疆卷 1册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 北京卷 (附《辽宁卷》) 3册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 索引卷 1册
这些卷已把现存的绝大多数隋唐五代墓志囊括其中。 ,本书以图版为主,志文清晰,附有说明文字,对墓志的出土时间、地点、撰人、收藏等情况详为介绍。
![]() ![]()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出版说明:
墓誌是中國喪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它的源起可以追溯到秦漢時代。在秦始皇陵西側曾經發掘了一處修築始皇陵的刑徒墓地,墓中葬有板瓦或筒瓦,上面刻有刑徒的籍貫和名字。在漢代刑徒墓中出土的墓磚,有的刻有死者的姓名、籍貫、身份、卒葬日期。從這裏,我們已可看到後代定型墓誌的雛型。東漢殤帝延平元年賈武仲妻馬姜墓記和桓帝延熹六年0通封記,幾與後世墓誌無異。漢代隨葬品中流行告地狀,墓葬習俗中有墓磚銘、墓闕銘、神道、墓碑、墓門等,這些喪葬物品的内容和形式,對墓誌的醞醸和成熟,都發生過不同程度的影響。
曹魏時期,武帝以天下凋敝,不許厚葬,明禁立碑。兩晉沿襲了曹魏的措施,武帝咸寧四年下詔對「石獸碑表」之類,「一禁斷之」。但是,人們的傳統習俗很難改變。既然不能立碑,便把東漢時風行的墓墓碑形體收缩,由地上埋入地下,變成了墓誌。迨至南北朝’墓誌已大行于世,從誌文内容到誌石形制,都有了大體的規范。
隋唐五代時期,中華民族在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許多方面,都創造出了超越前代的輝煌成果。墓誌作爲一種喪葬風俗文化現象,在這一階段也出現了第一個發展高峰。當時,在喪葬中使用墓誌,已成爲一種社會風尚。皇室貴戚,官宦之家,平民百姓,乃至僧尼道士,皆可撰文刻石,葬入墓中。這就爲後世遺存下來數量龐大的墓誌。
今天存世隋唐五代墓誌原石和拓本,數置究竟有多少’至今尚無人進行精確地统計。據-粗略估計,大體在五千餘種至七千種之間。對數量如此之巨的墓誌,過去僅進行過某一地區或某一單位所藏墓誌的整理和出版’范圍不廣,數量有限,而且所收拓本基本上是幾十年前的舊拓。近四十年考古發掘中獲取的墓誌,還未曾進行過系统地整理和出版。本書的编輯與出版,目的在于彌過去的不足和空白。應該説,它是迄今爲止滙集隋唐五代墓誌新舊拓本數量最多的宏编巨帙。
本書共收隋唐五代墓誌拓本五千餘種,按收藏地域或單位分爲以下九卷:
〈一〕《洛陽卷》,共收墓誌三千餘種,装訂爲十五册。编者在编輯《洛陽卷》的過程中’對洛陽及其所屬各縣的新舊墓誌進行了廣泛地搜集和系统地整理。同時,對出土于本地區而流傳它地的墓誌也進行了必要地徵集和清理。’所得墓誌數量之巨,爲各卷之冠。
(二)《河南卷》,共收墓誌一百餘種,裝訂爲一册。這些墓誌基水本上是除洛陽地區以外的河南省各市縣收藏的墓誌’大多數是近四十年新出土的。
(三)《陝西卷》,共收墓誌七百種左右,装訂爲四册。前二册所收以陝西省博物館收藏的墓誌爲主,後1一册以陝西省博物館以外的陝西省各地的墓誌爲主。這些墓誌大部份首次向世人公布,將會引起學術界的注意。
(四)《北京卷》(附《遼寧卷》〉,共收墓誌五百餘種,装訂爲三册。這些墓誌來源有三,一是北京各大圖書館、博物館收藏的舊柘本,是北京地區近四十年新出土的墓誌,三是遼寧地區近四十年發掘的墓誌。
(五)《北京大學卷》,共收墓誌近四百種,裝訂爲兩册。本卷拓片均庋藏于北京大學圖澥館,有一些拓片是其他地區和單位没有收藏的珍品,雖屬舊拓,但却是第一次刊布于世。
(六)《河北卷》,共收墓誌一百餘種,裝訂爲一册。這些墓誌,全部出土于河北省,舊祐不多,近四十年新出土的墓誌佔有五分之四的份量。這些新出土的墓誌,大部份没有發表過,也不見于著録。個别誌石形體巨大,雕刻精美,實屬墓誌實物中難見的殊品。
(七)《山西卷》,共收墓誌近二百種,全部爲山西省出七,其中長長治市出土一百一十五種,佔總數一半以上。近四十年新出七的墓誌有一百三十七種。
(八)《江蘇山東卷》,共收墓誌一百餘種,裝訂爲一册。這些墓誌,以江蘇省出土的居多,少數出土于山東省。江蘇部份,舊拓、新拓大體各佔一半。山東部份,基本上是過去没有公佈’也未見著録的新誌。
(九)《新疆卷》,共收墓誌二百種左右,裝訂爲一册,其中大部份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地區出土的高昌王國至唐代西州的墓誌。這些墓誌,以近四十年出土的新品居多。
如果能把全國隋唐五代墓誌的新拓和舊拓滙集無遺,當然是我們所企盼的。但是,在組織稿件的過程中’深感目前難于實現這一願望。
本書收録的墓誌,雖然尚不完備,但應該説,現今存世的新出土的墓誌和分散各處的舊拓本已經基本上搜集起來了,所遺漏的不會很多。一些爲學術界所矚目的隋唐五代墓誌精品,也基本上包羅在本書之中了。
在本書組稿與编輯過程中,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吴樹平先生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趙超先生大力相助,各撰稿單位和各卷主编、編委成員、攝影人員都給予了熱誠無私的支持,又承蒙劉炳水森先生題寫封面書簽、張守義先生設計封面、陳新先生爲本書特精裝設計函套、胡修章先生負責指導全書的印製,在此一併致以誠摯的謝意。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有教育机构,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